为推进我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持续增强资助育人实效,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提升本专科生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4月1日,学校开展了由成都大学学生处主办,法学院、“启橙”辅导员工作室承办的2025年本专科生勤工助学岗前培训会,为学校勤工助学同学开展了一堂“乐学思享”人文素养课堂。

法学院教师杨琨围绕公文写作技巧,结合个人经验,讲解了15类公文的使用场景、收发文处理流程、公文文面格的“三要素”准则,总结了公文写作的“四要诀”,政治立场鲜明、表述内容精准、语言风格庄重、格式体例严谨,为学员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
随后,张婷旺老师带来了沉浸式办公室礼仪与沟通课程。张老师通过情景模拟与互动点评,帮助学员掌握职场礼仪与沟通技巧。在着装规范环节,张老师详细讲解了“着装TPO原则”,按时间、地点、场合着装以及服饰搭配,仪容仪表修饰,并现场纠正学生演示中的细节误区。在沟通训练板块,设计了“师生对话”“乘电梯礼仪场景”等典型情境,教授“沟通的三A原则”“非暴力沟通”等实用技巧,特别强调了“倾听三层次”“反馈四步法”在职场中的应用,使抽象的办公室礼仪标准化、具体化。

辅导员邹乙稼老师围绕勤工助学工作介绍,从组织管理、岗位设置、培训考核、薪酬发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此外,结合近期高校典型案例,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提醒同学们警惕以“助学金发放”“工资补发”等名义的电信诈骗,并强调勤工助学等各类官方通知,均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韬老师以勤工助学工作技巧为主题,讲解了文件资料管理、会议与活动协调、核心专业技能等关键内容。高老师介绍了“三级分类法”“色标管理术”等实用方法,并结合高校场景,强调保密要求。同时,高老师提出“责任心、学习力、执行力”并重的“三心三力”素质模型,强调高校岗位需特别注重学术礼仪和保密意识。
法学院宣传部部长刘瑞围绕新闻写作和摄影技巧,进行系统培训。在新闻写作环节,她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闻稿件的标准结构和常见写作误区。在摄影技巧部分,她从构图、角度、摄影基础三个维度展开讲解,介绍了“三分法”“对角线构图”等实用技巧,并针对会议、活动等校园场景,分享了不同机位的拍摄要点与注意事项。

“乐学思享”人文素养课堂为即将进入勤工助学岗位的同学们提供了全面的能力提升支持。通过系统学习,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公文写作、职场礼仪、行政管理、新闻宣传等核心技能,也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素养。未来,这些知识和能力将在实践中进步转化为行动指南,助力同学们在勤工助学岗位上履职尽责、不断成长。
(图:詹雨菲 文:蒲雨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