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陈子香 文/陈子香、杨茹惠)4月18日,一次别开生面的非遗课堂在青龙湖湿地公园展开。本次“乐学思享”人文素养课堂——成都面人制作体验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启橙"辅导员工作室、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及体育学院联合主办,通过"非遗故事+创意实践"的创新形式,带领同学们共赴一场指尖上的文化之旅。

非遗传承老师以"千年面塑话传承"为主题,从成都面人"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技法口诀切入,将这项民间艺术从祭祀供品演变为艺术珍品的文化脉络娓娓道来。"面塑讲究形神兼备,既要塑其骨,更要传其韵。"老师边说边将彩色面团在指尖揉捏翻转,转瞬便让憨态可掬的熊猫在掌心"活"了起来。

同学们手持竹签与彩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随着最后一片竹叶装点完成,形态各异的熊猫面塑跃然而出:或抱竹酣睡,或打滚嬉戏,萌趣造型引得现场同学纷纷赞叹不已。

作为"乐学思享"启橙拾遗系列的重要组成,本次活动延续"非遗活化"特色,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技艺焕发青春魅力。
“乐学思享”人文素养课堂自2021年举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多渠道汇集资源开办多样的知识讲座和技能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2025年“乐学思享”人文素养课堂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启橙"辅导员工作室、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联合打造,以“启‘橙’拾遗 · 跃动未来”为主题焕新登场,采用每周一课的形式增加活动频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与新兴体育运动的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技艺“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令校园生活“燃”起来,助力学生双线成长。据悉,2025年春季学期将陆续举办16场活动,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放下手机、走出寝室、走向操场,在轻松愉悦的体验过程中更为直接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运动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